2025年,醫院等級評審迎來歷史性變革。隨著《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5 年版)》正式實施,一場以 "數據驅動、日常監測" 為核心的管理革新正在醫療行業深入推進。新版標準顛覆傳統評審模式,將醫院管理重心轉向常態化質量管控,通過 232 條量化指標構建起 "用數據說話" 的現代化評審體系。
評審標準革新:從 "突擊迎檢" 到 "常態監測"
《三級醫院評審標準(2025 年版)》由前置要求與醫療服務能力監測兩大板塊構成,具體指標分布如下:
表:監測指標體系
此次改革徹底改變 "現場評審" 模式,建立數據常態化監測機制。醫院三甲辦等職能部門需重構工作體系,重點解決三大核心問題:
如何基于臨床運營實際業務流程落實指標監測要求
如何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 "數據發現問題 - 實時預警 - 改進跟蹤" 閉環管理
如何協同信息中心構建符合評審要求的數據治理體系
解決方案升級:構建全流程評審指標管理體系
醫利捷科技針對新版評審標準,打造 "指標 - 預警 - 自評" 一體化的動態指標管理方案,通過三大核心能力幫助醫院實現減負增效:
輕量化迎評轉型:徹底擺脫傳統迎檢負擔,將評審要求轉化為日常管理標準,避免形式主義消耗,讓管理資源聚焦質量安全精細化管控;
智能閾值管理:支持按科室、病種、時間維度靈活配置指標閾值,例如手術并發癥率、抗菌藥物使用率等核心指標,系統自動觸發分級預警;
多維度實時監測:動態生成可視化預警報告,實時呈現各科室指標偏離情況,同步集成自評功能模塊,按評審規則自動生成階段性評估報告,實現 "監測 - 預警 - 改進" 閉環管理。
圖:指標預警體系
醫利捷科技憑借在醫療數據質量管理領域的深厚技術積淀與實踐經驗,構建起標準化的數據質控管理體系。通過建立統一的數據質控中臺,將所有可監控、可計算的質控項納入統一管理框架,對每個質控項的業務定義、統計口徑、時間范圍及計算邏輯進行精準規范,形成覆蓋 "標準化定義 - 自動化校驗 - 溯源管理 - 質量報告" 的全生命周期質控閉環。
在此基礎上,數據質量水平與核心指標的智能化分析能力,不僅是醫院落實日常質量管控、推動質量持續改進的核心支撐,更將成為未來等級醫院評審的關鍵分水嶺。
圖:數據質量管理流程
醫利捷科技承接的上海市醫院評審與監測系統
開創了醫院數字評審實踐的范本
通過信息化手段將評審要求轉化為常態化管理工具,引導醫療機構重視日常管理,構建起 "數據可追溯、問題可預警、改進可跟蹤" 的現代化醫院治理體系,減少突擊迎檢行為,為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范本。
未來已來,當醫院不再為應付檢查而疲于奔命、當醫生的精力真正回歸臨床、當數據成為醫療質量提升的核心向導,其本質在于“數據-指標-評價”的深度融合和應用。